绍兴麻鸭,毛色与众不同,白灰色的鸭毛上,带有褐色麻点,故而得名。绍兴麻鸭是我国优良的蛋用型鸭种之一,有“禽中明珠”之称,它具有体型小、长大快、饲料省、产蛋多的特点,绍虞平原是绍兴麻鸭的起源 地和养殖中心,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。 产品特点 价值 绍兴麻鸭全身都是宝。鸭蛋除鲜销外,其加工产品有皮蛋、咸蛋等。公鸭大多培育成菜鸭供应市场,一般饲养到60到70日龄,体重在750到1000克上市供应,肉嫩,味鲜美。饲养多年的母鸭(绍兴人叫“老鸭” ),民间视为补品,“火腿炖老鸭”为乡土传统名菜,还可加工成绍兴风味特产酱鸭。鸭毛则可加工羽制品。 成份 鸭肉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,含有蛋白质、脂肪、碳水化合物、维生素b1、维生素b2、维生素E、核黄素、硫胺素、钾、钠、氯、钙、磷、铁等成分。可食部分鸭肉中的蛋白质含量约16%-25%,比畜肉含量高得多。鸭肉中的脂肪含量适中,约为7.5%,比鸡肉高,比猪肉低。脂肪酸中还包含不饱和脂肪酸,消化吸收率比较高。

特性 绍鸭体躯狭长,蛇头暴眼,嘴扁颈细,背平腹大,臀部丰满,形似“琵琶”。行动敏捷,善于潜水觅食,生长快,成熟期短,合群性好,抗病力强,产蛋率高。 功效 中医称鸭为“药”和滋补上品。鸭肉味甘、性寒,有益阴、养胃、补肾、除虚弱、消肿、止咳化痰作用,可辅助治疗阴虚水肿、羸弱乏力、清暑养阴、大便秘结、贫血、慢性肾炎等疾病。凡身体虚弱、患病初愈、时常上火者,尤其是─些低烧、食少、口干、大便干燥和有水肿的人,食鸭肉最有效。老人、儿童常常阴虚,故也应常吃点鸭肉为好。 历史 绍兴养鸭,宋代就很普遍。陆游《稽山行》即有“陂放万头鸭”之句。民间素有“种稻酿酒,酒糟养鸭,鸭粪肥田”习惯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