去哪游网讯:“文明探秘中华源”2017百家网络媒体河南行活动走进禹州盛田农业,探秘禹州六百年传统手工粉条工艺。

在“禹州手工粉条的生产历史有将近六百年的历史了,而盛田农业百年粉坊再现了禹州传统手工原浆红薯粉条的生 产工艺,,这里面十八道工绪从选红薯、洗红薯、剁红薯到磨红薯以及过大罗过二罗等,这十八道工绪真实的再现当初禹州老百姓生产红薯粉条的情景。”

禹州市盛田农业百年粉坊工人身着整洁的工作服,使用老式工具和传统的手工技艺加工粉条,有的在剁红薯、有的在磨红薯、有的在下粉条,有的在挂杆晾晒,规范统一,尽现了传统手工红薯粉条的生产工艺。

【洗红薯】 选好红薯后,用池洗或用缸洗,把红薯洗净。

【剁红薯】 把洗净的红薯分期分批地放进用榆木和硬木做成的长方形盆里,然后用特制的双柄刀将红薯剁碎,利用铁网筛将剁碎的红薯再进行筛选,把较大的红薯块选出来,再进行剁碎达到标准为止。

【磨红薯】 把筛选好的红薯疙瘩放到石磨上,用拨刀拨着红薯疙瘩用淋盆的水淋着,两人或三人推磨,又称推水磨,把红薯磨成浆,再进行过大箩。

【过大箩】 过大箩需要安排缸,安排缸的多少根据磨红薯的多少。一次磨的多了多安排几个,磨的少了少安排几个,一般都是3-4个,循环使用,把安排的缸应埋在地下大约2/3,缸上放硬木材做的大箅(bi)子,箅子上放上用高粱杆编成的连子,用硬木制成的捺子反复按压冲洗粉子,一般加三次水就可把粉子和粉渣分离开。

【过二箩】 过大箩后的粉水沉淀12个小时以上后,把大浆抛掉,再用60%-70%的清水加进沉淀的粉子缸中反复搅匀,用260-280目的筛网布袋在另外的空缸里进行二次过滤即为过二箩。把红薯粉里含的细渣过滤出来(俗言说:红薯粉子里掺不了假,如有细渣就做不成粉条)。第二次过箩后扣红薯粉子水沉淀12个小时后,人们称过了二箩后的水叫二浆,呈海蓝色,二浆以在过大箩时和水结合使用并使红薯粉子更好。

盛田农业秉承“专业、专心、专注;精心、精选、精品”的理念,以致力打造中国土特产礼品领军品牌为己任,保护传统,承继历史,弘扬文化,找寻中国土特产这份现代中国最纯粹的民族记忆。

盛田农业坚持原始、道地、生态、天然、有机、安全的标准,以精心打造中国农业特产驰名品牌,推广名、优、新、奇、特、珍、稀特产为己任。

盛田农业使命:为中国农民致富、为中国农业发展、为中国土特产产品走向世界,贡献力量。
|